高精度、大推力、可调节行程、非标定制
全国咨询热线:17328324199

Qorvo

发布时间:2025-06-21 08:32:23 人气:141 次 来源:乐虎nb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

Qorvo:

  在汽车电子领域,如果问最近有什么技术炙手可热,超宽带(UWB) 绝对榜上有名。

  去年以来,国内UWB芯片厂商抢发“通过AEC-Q100 Grade 2认证”的消息。成了一股新潮。而今年,Qorvo、三星、加特兰等巨头又相继发布汽车UWB芯片新品,在芯片圈更是掀起了一股热潮。

  那么,UWB技术对汽车而言究竟有何魔力?它在汽车上具体如何应用?又有哪些厂商正在积极布局?接下来,汽车开发圈将为您一一盘点。

  顾名思义,超宽带UWB(Ultra Wideband)最大特点就是工作带宽,相比于熟知的Wi-Fi、蓝牙等窄带技术,支持高精度的测距。

  对于UWB的定义,DARPA(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)和FCC(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)提出了不同的定义,但只是参数上有细微的差异。目前主流都是按照FCC定义为准,我国工信部的《超宽带(UWB)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》中也与FCC相同:

  虽然UWB诞生很早,但早期基本都是军用雷达侦测和隐蔽通信,实际在现代中民用只有20多年。

  2002 年,美国FCC正式开放了3~10 GHz频段,允许发射功率和频谱密度低于规定水平的设备免费使用。这一政策成为了UWB的一大优势,因为相比而言,毫米波频段(如 76-81GHz)需要批准。2019年,苹果公司首次将UWB芯片应用于手机测距功能,这才为UWB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应用赛道。随后,在2020年,IEEE 802.15组织将UWB技术正式纳入安全测距标准化范畴。紧接着,2021年,宝马成为首批将UWB数字钥匙应用于汽车的制造商。2020 年,IEEE 802.15 组织将 UWB 技术用于安全测距标准化,2021 年宝马也成为了首批 UWB 数字钥匙车企。2023年,中国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正式对外发布了 UWB 的使用征求意见稿,将UWB进行了规范化。

  与布局更广泛的同类技术如GPS、蓝牙、WiFi等相比,UWB技术凭实力闪亮全场。如应用场景上,UWB室内室外都可以,GPS只能用于室外。精准度来讲,UWB可以到厘米级,远远小于别的技术,GPS是5到20米,WiFi是5到15米。覆盖范围上,UWB可以覆盖25到250米,蓝牙15到100米,WiFi是50到150米。数据传输力上,虽然并非UWB当下主打优势性能,依然能做到27 Mbps的传输速率,满足少量数据的短时传输需求。UWB安全性极高,足以碾压别的技术。在当下最热的寻物功能方面,UWB可实现10秒寻1000个物件,表现很亮眼。

  此外,由于时间和频率之间有反比关系,UWB信号的维持的时间非常短;由于高带宽特性,UWB系统适用于高速通信;UWB信号具备极高的时间分辨率,使其成为定位系统的一个良好候选方案;UWB允许占用较低的载波频率,这使得信号能够更轻松地穿过障碍物;UWB信号可以在基带中传输,因此收发器中不再需要中频(IF)乘法器,这一特性能带来成本更低、结构更简单的硬件;UWB信号的高时间分辨率和短波长增强了其抗多路径干扰和衰落的能力;UWB信号的形状类似于噪声,因此窃听可能性较低。

  需要注意的是,多个组织为超宽带(UWB)技术制定了标准。由于这些组织的职责和目标各不相同,它们的标准也服务于不同的目的,并位于开放系统互连(OSI)模型的不同层级。这导致了UWB标准的复杂性,因为并非所有UWB系统都支持相同的标准,会造成不同UWB设备之间的兼容性问题,导致测距功能无法通用。

  目前,IEEE 802.15.4ab是一种正在开发的最新标准,预计IEEE 802.15.4ab正式标准将在今年底、明年初正式发布。

  新标准IEEE 802.15.4ab在诸多方面做了提升:第一是物理层速率优化,802.15.4z标准主流速率为 6.8Mbps,802.15.4ab定义了1.95Mbps 等三档速率,其中1.95Mbps 更适合测距,可提升链路增益;第二是测距包结构升级提升链路性能,当前15.802.15.4z标准的测距包结构,包括SYNC/SFD测距片段和STS安全片段,包长140微秒左右,新一代802.15.4ab标准,采用了MMS包结构,将每个片段的时间缩小到了60微秒;第三是发射包长,新的标准将发射包长缩短到原来的一半,得到3.5dB的发射功率增益;第四是接收灵敏度,新标准定义将RSF测距片段重复发送,在接收段做相干合并,两次相干合并能够得到3dB的收益,四次合并能够得到6dB的收益,最大16次合并能够得到12dB收益。

  第二是FiRa联盟(发音“fee-rah”,代表“精细测距”)。FiRa是一个行业联盟,旨在为UWB服务提供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。它在IEEE定义的协议层之上开发了配置文件——通用服务管理层(CSML)规范。这是一个关键规范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FiRa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,并为部署服务应用程序提供框架和组件

  第三,汽车连接联盟(CCC,Car Connectivity Consortium)。CCC是一个跨行业组织,旨在推动智能手机与汽车连接的全球技术发展。CCC成员包括汽车制造商、汽车供应商、手机制造商、半导体供应商与应用开发者。CCC的数字钥匙3.0标准实现了UWB连接,用于免提、位置感知无钥匙进入和汽车的位置感知功能。该标准确保了设备相对于车辆定位的最高安全性,以此来实现了用户访问和驾驶车辆的授权。

  今年初,CCC联盟成立了IEEE 802.15.4ab标准设计落地的技术工作组,目标在明年2月完成落地研究。

  第四,超宽带联盟(UWB Alliance)。它是一个全球性非营利组织,致力于共同将 UWB 技术打造为开放的行业标准。旨在推动 UWB 技术的大规模部署,保护全球数百万已安装设备免受其他无线电技术的干扰。UWB 联盟的创始成员包括Decawave、现代、起亚、Zebra、Alteros、Novelda和Ubisense。该联盟将通过端到端、不依赖供应商的互操作性计划来推动 UWB 技术发展,为多个行业的物联网和工业 4.0 应用提供精准的定位、导航、追踪、安全、成像、传感和通信。

  当然,除了上述四个标准,UWB行业也存在许多其他标准,比如,OMLOX联盟、中国的精准定位联盟。目前,大部分汽车UWB芯片都选择获得各种联盟的认证,以兼容不同的设备。

  UWB能轻松实现三种功能:第一,安全接入,由于UWB提供的数据基于位置信息,这一些信息黑客很难攻击,所以具有天然的安全优势;第二,定位,UWB具有厘米级定位精度,这种定位需要至少两个设备,即一个做基站,一个做标签,实现双向测距;第三,雷达,能够最终靠发射信号,检测被测物体的位置信息或生理特性,不过测量精度比双向测距低。UWB在汽车上的应用便按照三种功能实现应用:

  安全接入方面,UWB数字钥匙是今年汽车大势所趋。传统来说,NFC需要触碰车门的动作才能解锁,蓝牙的安全性则要相对低一些,UWB数字钥匙既结合了两者的优点,又克服了两者的缺点,实现更精准、更安全,能实现厘米级(±9cm左右)定位,甚至感知你与车辆的角度关系。你可以用手机App开锁、共享钥匙,还能有效防盗。

  数字钥匙经历了三代标准。最早的315MHz和433.92MHz汽车钥匙很容易被破解,而随着各种安全无线技术的引进,以及结合手机的创新,汽车数字钥匙经历了三个创新时代:

  第一代:NFC 阶段:通过手机解锁车辆,但需要把手机贴到车上,并非无感体验;

  第二代:蓝牙阶段:初步实现无感解锁、落锁,但蓝牙有两大缺陷:一是测距精度差,复杂工况下无法稳定定位;二是依靠信号强度测距,存在中继攻击风险;

  第三代:UWB阶段:因其大带宽、高精度特性,解决了复杂场景下的解锁可靠性问题,且基于飞行时间测量,避免了中继攻击。目前,UWB 数字钥匙正从高端车向中低端车型普及,渗透率有望在2035年达到 50%。

  定位方面,点到点的车距感应,比如停车场寻车导航是典型应用。如果很多车辆都搭载了UWB技术,在地下停车场等信号不好的地方,UWB能帮助用户精准定位车辆,无需拍照记录停车位。

  雷达方面,最典型应用是舱内儿童检测(CPD),也就是车内活体检测。随着CPD法规落地,60GHz毫米波雷达与UWB竞争该市场,毫米波雷达鲁棒性强,而UWB 无需额外硬件,加特兰的双方案为厂商提供了灵活选择权。此外,中国尚未正式批准60GHz频段,UWB 可规避CPD法规问题。

  另外一个雷达应用是“后备箱自动开启”功能,目前很多方案都在后尾箱集成一个个很长的电容式感应器,而UWB芯片只需一颗就能实现,比传统方案更简单、成本更低。

  虽然UWB应用很多,不过目前发展的最主要的应用还是“数字车钥匙”和“舱内儿童检测(CPD)”。

  根据Qorvo此前的分享,未来汽车上会部署至少5颗UWB芯片,甚至7~9颗以上,以实现更丰富、更智能的应用。

  加特兰创始人兼CEO陈嘉澍预测,汽车芯片从过去一辆燃油车时代单车不到500美金,到未来一辆电动车时代超过1500美金,这其中蕴含的机会和需求都是巨大的。而在其中,UWB的机会很多。

  ICV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2年UWB数字钥匙在汽车市场的渗透率仅为2.1%,市场规模为0.96亿美元,但其未来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。随技术不断成熟、相关法规日益完善以及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的持续降低,预计汽车制造商将更积极地采用UWB数字钥匙解决方案。到2027年,UWB数字钥匙的渗透率有望突破50%,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2.56亿美元。

  Qorvo作为UWB芯片领域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,在2020年通过收购UWB芯片公司Decawave跨进该技术领域。面向汽车市场推出了车规级DW3300Q系列UWB芯片,能轻松实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,适用于资产追踪、人员定位、车辆监控等场景。

  而在今年1月,Qorvo又推出车规级UWB SoC芯片QPF5100Q,这款突破性SoC满足汽车行业对高精度、可靠UWB技术的需求,适用于诸如无钥匙车辆安全门禁、数字钥匙,以及儿童存在检测和运动感测等UWB雷达应用。传统UWB解决方案常常要外接射频前端、安全芯片与处理器,增加了开发周期和成本。QPF5100Q采用“All-in-One”设计,解决了这一难题。

  此外,该芯片支持通道5(6489.6 MHz)、6(6988.8 MHz)、8(7488 MHz)、9(7987.2 MHz) 四大频段,不仅符合中国最新的UWB频谱规范,也能适应欧美市场的标准,实现了真正的“一芯全球化部署”。

  2023年10月,恩智浦推出Trimension NCJ29D6,它属于完全集成的汽车单芯片超宽带(UWB)系列,结合了下一代安全精确的实时定位功能和短程雷达功能,可通过单个系统解决多个用例,包括安全汽车门禁、儿童存在检验测试、入侵警报、手势识别等。主要汽车OEM将会部署该系列器件,预计将在2025年车型中投入使用。

  NCJ29D6系列在设计时已经考虑到,对汽车的物理和网络安全攻击的种类将跟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,因此预计未来将需要集成安全功能。这两款器件的设计均超出ISO21434网络安全要求。此外,CCC MAC和FiRa MAC提供标准兼容的UWB测距协议,可直接对接至客户应用软件,以此来实现并简化AUTOSAR架构。

  值得注意的是,恩智浦在去年11月还发布了首个UWB无线BMS解决方案。与传统的窄带无线技术相比,无线BMS方案能够在电池组内更有效地抵抗反射和频率选择性衰减,确保数据传输更稳定、更可靠。而且,这一UWB无线BMS解决方案是恩智浦FlexCom芯片组的一部分,支持有线和无线BMS配置,采用通用的软件架构和安全库,为设计开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和灵活性。

  英飞凌正持续加大对UWB的投入。自2020年收购Cypress后,英飞凌便一直在积极扩展其连接芯片业务。2021年底,英飞凌正式加入FiRa联盟,致力于推动UWB技术在汽车、支付、安全识别和嵌入式安全等领域的应用融合,从而进一步壮大UWB生态系统。

  2023年10月17日,英飞凌收购总部在苏黎世的初创企业3db Access AG(3db)。作为安全低功耗超宽带(UWB)技术领域的先锋,该公司如今已成为主要汽车品牌首选的IP供应商。英飞凌将 UWB 增加到其现有的连接产品阵容中,包括 Wi-Fi、蓝牙/低功耗蓝牙和以及NFC 解决方案。在被英飞凌收购之前,瑞萨在2020年就已经与3db展开合作,借助其UWB芯片来增强其MCU及RF连接能力。

  值得注意的是,3dB Access提供的解决方案支持高速脉冲(HRP)和低速脉冲(LRP)两种模式,这两种模式均符合IEEE 802.15.4z标准。

  ST一直也在加大对于UWB的投入。2020年意法半导体(ST)收购UWB厂商BeSpoo,获得了其UWB实时定位系统 (RTLS) 技术。此外,ST热情参加标准化联盟以及超宽带和精确实时定位系统计划,包括FiRa、UWB联盟和omlox。目前ST官网两款UWB(B-UWB-MEK1、B-UWB-MOD1)产品为工规产品,不过也曾提及UWB在汽车上的应用。

  在UA100的基础上,Exynos Auto UA200 进行了全面升级,搭载三核Cortex-M33处理器,通道数量增加至6个,存储容量(SRAM和eFlash)翻倍,eFlash提升至2MB,SRAM容量达到416KB。此外,UA200芯片新增了 雷达协同功能,使其能够监测驾驶员的呼吸频率并支持CPD。通过UWB雷达直接检测生命体征,UA200不仅避免了隐私风险,而且功耗低于毫米波雷达。

  6月6日,毫米波雷达领先企业加特兰入局UWB,发布全球首款符合IEEE 802.15.4ab新标准的车规UWB SoC芯片——Dubhe(天枢)。作为全世界首颗落地 802.15.4ab 标准的产品,该SoC通过软硬件优化,实现了高性能Link Boost链路增益模式,解决了覆盖不足、抗干扰差、穿透力弱等数字钥匙典型问题。同时,其创新性设计2T4R通道,比1T2R 天线增益更高、隔离度更好,支持数字钥匙与雷达场景的天线复用(全向 / 定向),更适合复杂场景抗干扰需求。

  据加特兰向汽车开发圈介绍,现有的802.15.4z标准自2020年冻结后,凭借安全高精度测距能力,被CCC、ICCE、ICCOA三大数字钥匙标准采纳。为解决痛点,新一代802.15.4ab 标准已完成核心特性冻结,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初发布。此外,CCC联盟已成立802.15.4ab标准落地工作组,目标2026年2月完成落地研究。随着 Dubhe 发布,新标准落地将加速,预计端到端的 802.15.4ab 数字钥匙体验将于2026或2027年实现。

  Dubhe采用TSMC 22nm工艺,较28nm功耗降低20%,较40nm降低 65%;其次是创新性的低功耗架构设计,包括全数字化的发射机,自适应快速同步机制,优化解调和译码性能,快速AGC锁定,高性能DFE数字前端等等。最终实测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6dB发射功率下,Dubhe电流59mA(某竞品 87mA,节省 32%);最大增益接收时电流70mA(竞品 160mA,节省 56%)。

  Dubhe系列新产品目前包含两颗产品,CAL1106 2T4R面向高性能雷达需求,CAL1104 1T3R面向基本雷达需求和测距场景,两颗芯片引脚兼容,客户能灵活选择。

  2023年11月,纽瑞芯推出了面向汽车电子的UWB芯片NRT81750(具有三个独立接收通道),该芯片已通过AEC-Q100车规认证,支持IEEE802.15.4-2020、IEEE802.15.4z、CCC和FiRa联盟规范。频段支持CH5~CH12 ,8个UWB BAND (6.0 GHz to 9.25GHz),最高带宽支持到1.3GHz。该芯片相较于单通道和双通道,能轻松实现更好的全空间角度测量,支持具有成本优势的单锚点或减锚点数字车钥匙方案。

  2023年下半年推出首款支持IEEE 802.15.4z/4ab标准的国产UWB芯片CX500,能解决现有毫米波雷达以及现有的UWB方案存在的问题,并在基于CX500实现数字车钥匙功能的同时,实现UWB活体检测雷达0成本解决方案。

  截至2024年底,公司累计出货数百万颗,2025年在售UWB芯片订单超千万颗,公司已与消费电子、汽车、工业三大领域的多家头部企业签订合作协议,在多个标杆项目中实现量产应用。

  瀚巍是CCC、ICCE、ICCOA、MFi、Fira等产业联盟成员。2024年9月,瀚巍创芯的UWB平台级SoC芯片MK8000于近日顺利完成AEC-Q100车规可靠性认证并获得符合性证书。MK8000是一款高度差异化的平台级UWB Soc芯片,支持ToF测距,AoA/PDoA/TDoA等多种定位工作方式,能轻松实现单芯片单基站2D/3D定位。MK8000支持多种测距协议,FiRa/CCC3.0/ICCE以及用户自定义协议。MK8000 SDK提供丰富的API接口和相应例程,方便用户进行定制开发。支持全双工雷达工作模式,集成的4个天线端口。

  值得注意的是,同日,知否瑞达发布了基于紫光展锐UIW7710的泊车雷达方案,这一方案在各项指标上已能替代泊车方案的超声波雷达。

  欧思微自主研发了定位、通信、雷达感知三合一车规级UWB SoC芯片,实现了行业领先水平的±1cm(1个标准偏差)测距精度、±1°(1个标准偏差)AOA角度偏差及高达100Mbps数据传输速率,功耗水平为业界头部产品的50%以内。公司率先为汽车客户提供完整的数字钥匙及雷达(包括活体检测和脚踢雷达)国产芯片方案上车演示, 并通过了车厂大量复杂场景corner case测试。同时,欧思微还在割草机器人领域和基于Google安卓寻物标签领域率先打开海外UWB高端市场。

  2024年5月,杭州优智联ZN2024FMA顺利完成AEC-Q100 Grade 2 -40~105℃车规认证,该车规SoC已量产,应用于汽车智能车钥匙方案,是国内率先量产的车规UWB SoC,也是目前市场上率先量产的自带CAN-FD接口的UWB SoC芯片。

  宇都通讯即将量产对标NXP的车载UWB芯片YD9605,具有集成度高、低成本等优势。宇都通讯正构建以车载UWB定位为核心的IoT芯片产品线,服务智慧家庭、智能手机与智能制造等物联网生态。当前,公司已取得3项UWB授权专利,并新增4项专利申请,持续推进国产UWB技术自主可控。

  从对UWB技术的深入剖析,到其在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,再到各大芯片厂商的积极布局,我们清晰地看到汽车UWB芯片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。高精度定位、卓越的安全性以及多功能集成能力,使得UWB成为数字钥匙、舱内活体检测等关键汽车应用的首选技术。

  随着有关标准的逐渐完备和成本的持续优化,UWB技术在汽车领域的渗透率将持续提升,市场规模也将迅速扩大。能预见,未来几年,各大芯片厂商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,推出更多创新产品,一同推动UWB技术在汽车智能化进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。

  声明: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搜狐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搜狐立场。